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要做皇帝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qqg/ckcsama.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平壤学苑,安东境内的巨无霸,当之无愧的第一学派!
经过漫长的五年耕耘与经营,发展到今天,整个平壤学苑占地超过了一万亩!
建立了包括图书馆、习武场、学舍等大量建筑在内的一个超级学苑区。
有着教授、学生数千人。
如此庞大的一个学苑,开销自然是超乎想象的。
为了维持平壤学苑的正常运作,学苑从元德五年开始,每年的预算都是数以千万!且逐年递增!
譬如今年,才不过六月,平壤学苑的开销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钱!
没办法,教育是最耗费资源的事情。
特别是平壤学苑,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的一个学苑。
学生不仅仅被要求,掌握杂家的理论和知识,同时还被要求具备骑马、射箭、使用各类主流武器的技能。
这还不止,其中最杰出的那一批人,还将被送入护濊军,接受军事训练。
然后,他们还得学习包括数学、几何、农稷在内的诸多杂学。
杂家嘛,本就是要博采儒法,兼黄墨,并百家之学,加诸己身。
对于杂家来说,贯通百家之学,只是一个开始。
就像打好地基,才能建房一般。
是以,其培养弟子,自然是耗资巨大。
好在,平壤学苑支出虽多,但进项也不少。
依照先帝时期颁布天下的《嘉学诏》规定,各地学苑,经过官府备案,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
其补贴量,按照师生来计算。
这笔钱虽然不多,不过一年每人五十五钱。
但平壤学苑体量大啊,所以从这个上面,一年可以拿到数十万。
此外,当今天子即位后,在元德三年,曾经制书给少府,命令少府将各地学苑师生缴纳的算赋返还至学苑,以此鼓励地方乡贤和名士办学。
虽然说,各大学派一般都认为,用不着这么麻烦,直接下诏免除读书人的算赋,岂不是美滋滋?
但奈何天子不许,还为此将几个说了类似的话的博士捻起来臭骂了一顿。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天子?
再说,有得返还,比没得返还要强!
而具体到平壤学苑头上,这就是每岁数百万的算赋返还了。
而除了国家层面的补贴,地方上也会对当地的学苑进行各种补助。
以平壤学苑来说,安东都护府每年都会补贴三百万左右的助学钱,这笔钱不是直接交给平壤学苑来使用,而是由都护府派员监督使用,用于给学生购置各类书籍、笔墨。
而朝鲜君、韩王、真番王、扶余王等藩国诸侯,每岁也都会自其王宫收益之中,拨一部分钱给平壤学苑,作为奖学金。
这笔钱不多,一年加起来不过三百万。
但,用来做为补贴贫寒学生,奖励优秀老师已经足够了。
因而,每年,平壤学苑从各个官方渠道,就可以获得超过一千万钱以上的各项资金。
这些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且是固定的进项。
但,很显然,平壤学苑靠这笔钱,是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作。
所以,其实,这个学苑收入的大头,还是与其他学苑一般,基本来自地方名士、贵族和豪商的捐献。
与内陆的稷下学宫、广川学苑、邯郸学苑等知名学苑一般,平壤学苑也实行捐献推举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谁给的钱多,谁的子侄就可以更快入学,并得到更好的师资教育。
这些年来,随着安东大开发和淘金潮,造就了一大批的新兴富豪与中产阶级。
暴发户们比比皆是。
像游侠、行商以及捕鲸业从业者,他们在发达了以后,有了钱以后,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子嗣跟自己一样去过刀头舔血,提着脑袋搏命的日子。
兼之,平壤学苑的口号与理论,特别贴合这些人的诉求和目标。
所以,各地的豪商、大贾、贵族,纷纷慨慷解囊。
仅仅是西北都尉陈嬌、西部都尉陈须兄弟,每年都会捐献数以百万的钱财和价值差不多的物资。
朝鲜君刘明,深受其辅佐大臣韩安国的影响,也是杂家思想的拥泵。
所以,不仅仅给钱给人给政策,还给地!
最初,平壤学苑只是一个在平壤城外的一个山岗上建立的寒酸学苑。
但如今,学苑占地超过一万亩,名下拥有的学田超过数万亩。
而这些土地都是朝鲜君历年所赐。
有时候,朝鲜君一年甚至会十几次赐地。
打着的名目也是花样繁多。
什么天子千秋啊太后千秋啊太皇太后千秋啊,梁王千秋啊,梁王后千秋啊。
总之,逮着名目就送田送地送钱。
剩下的韩王、真番王之类的藩国君王,自然也不敢怠慢,逢年过节,都得做做样子,捐献财货。
靠着捐献,平壤学苑一岁可以入账超过三千万!
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捐献来源,使得平壤学苑的各位巨头,能够大量吸收来自民间的平民子弟甚至赤贫家族中的人才。
今天平壤学苑,号称有弟子三千,门徒五千,贤者八百!
在师生的数量上,傲视诸子百家,几可与风头最劲的公羊学派广川学苑争锋。
不过,与其他所有学派一般。
林子大了,纷争自然也就多了。
当年,伍被、左吴、晋昌三人带着门徒弟子、家臣随从三十五人,乘着四辆破旧的马车,以及许九赠送和天子赏赐的三十万钱来到平壤。
他们自己动手,开辟荒山,挖掘壕沟,伐木建校,立起了平壤学苑的牌坊。
那个时候,众人团结如一人,有着共同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但现在……
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杂家一统安东,影响力向着辽东、辽西辐射。
甚至跨越山海,打进了儒家的大本营齐鲁吴楚。
在安东地区,杂家的影响力,无可置疑!
随着门徒弟子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杂家的贵族、商贾越来越多。
不可避免的,几位创始人之间的分歧慢慢出现。
当然,因为左吴、伍被、晋昌三人,曾经同甘共苦,经历过磨难,所以,这个分歧还没有变成裂痕。
各方还可以坐下来,一起讨论。
哪怕相互都不认同,也可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予以包容。
然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之中,分歧却已经变成了矛盾。
左吴、伍被、晋昌,三人的徒子徒孙以及各自的拥泵,现在已经明显的化成了三个不同的派系。
目前的平壤学苑之内,已经隐隐分作了两个看似相同,实质上截然不同的不同的派系。
左吴和晋昌及其支持者,是一派,伍被以及其支持者则是另外一派。
两个派系之间,都发生过争辩甚至是激烈的冲突。
没办法,思想道路的争辩,是关乎真理的辩证问题。
是正道与旁门左道之间的纷争,是正统与异端之间的竞争。
每一派都想踩死另外一派,但因为左吴、晋昌以及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情,所以这两个派系,暂时来说还没有撕破脸皮。
此刻,这三位平壤学苑的巨头,聚首在一起,商讨着谁去新化城与许九会面。
“许公相邀,晋兄去走这一趟吧?”伍被提议道:“昔年,晋兄与许公最为亲密,以晋兄去,最为合适……”
晋昌却是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严词拒绝,道:“不妥!吾若去了新化,恐怕会让儒法诸派警觉,毕竟,昔年吾曾做过许公的家令……”
伍被闻言,呵呵一笑,他自然知道,晋昌在顾虑些什么?
还不是担心,晋昌自己走后,左吴在这平壤学苑之中独力难支?
对于老朋友的担心,伍被心知肚明,但伍被同样清楚,现在的杂家,还远远没有资本内讧。
左吴、晋昌倡导的东西,与他追求的方向,其实只是道路不同,但各自的追求和追求的目标依旧相同。
还是主张‘众智’,还是以‘民富’为目的,依然是向往着‘天下为公’的理念。
所以,伍被就顺势说道:“既然左兄这样说,那吾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别看伍被只是一个人,但他的派系的力量,却是最强大的,而且名声也是最高的。
甚至,除了安东之外,天下其他地方的人,都只听说过他伍被的大名,而不曾闻左吴、晋昌之名。
这是有道理的。
因为伍被的支持者,是清一色的贵族、官僚、豪强子弟。
伍被主张‘集众贤之智,开万世之太平’,与左吴、晋昌追求的‘集天下之智而举圣贤之行’,已经渐渐渐行渐远。
在他们三人之中还好,还可以有说有笑。
但弟子门徒之间,许多人现在已经是势同水火,两不相容。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例子也发生过许多次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他们甚至明知道会导致学派分裂,却也不得不如此。
原因很简单,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前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他们要走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
为了寻找这条道路,这些年来,他们尝试过种种努力。
伍被甚至亲身进入蛮荒,与夷狄野人生番为伍,又借真番之地,做了验证。
最终,现实让他头破血流。
为了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理想实现的曙光,他们就只能冒险进行分裂。
主动的分割彼此的道路。
伍被开始主动倡导‘集众贤之智,开万世之太平’,由此创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系统和理论。
而左吴和晋昌,则与之相反,追求‘集天下之智而举圣贤之行’。
这两条道路,一条通向贵族、豪强和士大夫之中的精英治国,另外一条通向天下事天下人共同决定,与《吕氏春秋》的贵公思想遥相呼应。
毫无疑问,现在看来,伍被这一派,得到的关注和赞誉更多。
贵族士大夫官僚们纷纷点赞,说‘伍子博览古今,怀天下志,而行先贤之道,可谓贤达也!’
直接给伍被按上了一个伍子的名头,更不遗余力的为伍被鼓噪声浪和制造名声。
而左吴、晋昌这一派,则被打压和限制。
最初,伍被、左吴、晋昌三人主动分割道路,分头探索的理想,在如今却已经在现实面前变色了。
毕竟,哪怕是陈余张耳这样有着刎颈之交,可以互托生死的人,不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现实之中,最终变成了相互恨不得对方马上去死,甚至为了让对方去死,不惜投靠自己本来的对头!
伍被与左吴、晋昌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弟子门徒之间的互相斗争,彼此道路的差异和分歧,让他们在实际上已经渐行渐远。
伍被觉得左吴与晋昌是典型的榆木脑袋,不知变通,而左吴与晋昌则以为伍被过于高傲,忘记了当年的初心与初衷而沦为士大夫权贵的走狗。
尤其是近来,伍被门下弟子们在鼓噪着‘家訾十万以下非民论’,让左吴与晋昌火冒三丈。
按照伍被的弟子门徒的说法,家訾十万以下的人,不当出来唧唧歪歪,也不该享有什么决策权。
国家大事和政策,由他们这些‘精英、贤达’安排好就可以了。
泥腿子什么的,乖乖听命,服从就好了。
你想上来发言?
好!
家訾达到十万,你就拥有发言权。
不然思想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当然,左吴与晋昌也知道,伍被的门徒,其实也并非故意看不起平民,歧视平民。
平壤学苑,本就是一个实践的学派。
伍被的门徒之中,也有许多人曾经深入地方基层,主持过具体工作。
他们也曾经抱着满腔热血,希望能引领百姓,走上幸福生活的大道。
但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很多时候,百姓们的意见,其实与这些精英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甚至不可理喻。
深重的挫折,让他们开始转变观念,开始生出了‘百姓愚昧,不可为凭,若欲致太平,必先集众贤之智而导百姓,教而化之’的念头。
就连这个家訾十万的标准,也是基由这个想法衍生而来。
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拥有一定财产的人,才有可能去读书,去理解世界的变化,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但,左吴和晋昌却知道。
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
百姓虽然愚昧,但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让他们知道和理解政策。
况且,有钱就能决定贤愚吗?
杂家的立派之本,立学精神,从一开始就是:信欺在性,不在亲疏;贤愚在心,不在贵贱啊!
以十万家訾这样粗暴的标准来划分贤愚,就是对杂家先贤和杂家自己的背叛!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我要做皇帝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qqg/ckcsama.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 我并不想做皇帝
- 傅依然是大运王朝凤鸣公主,因为在金銮殿上踢了皇帝一脚,被取消公主封号,废为庶人,发配荆州采石场为奴 因此开始迭状起伏的经历,也开始了自己戏剧化的一生 国与国的仇恨,个人的感情牵绊 被迫登上帝位,被迫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诉说了傅依然的种种无奈 本文由于女主的性格,虽然某些情节很虐,但绝不是沉重的文,请
- 游戏竞技风之灵韵全本
- 最新章: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我是大结局
- 系统逼我做皇帝
- 萧锐穿越大夏国成为七皇子,母亲早亡、父皇不关心,无权无势,只有一副英俊的皮囊和万中无一的灵魂。人生除了帅,难道就要这样碌碌无为的活下去?幸好,现在穿越都有标配的系统。只是萧锐的系统有些坑人啊“宿主,请尽快完成任务“宿主,请尽快成为太子“宿主,请尽快登上皇位…萧锐怒道“催催催,你也不看看给我降临的什么
- 其他小说景以全本
- 最新章:新书《大唐第一郎》,求收藏!
- 疯了吧?满朝奸佞,让我去做皇帝
- 梁平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历史世界,成为大梁国的皇帝。但是本来应该开心的他,看到自己的臣子之后就傻眼了!太后娘娘慈禧,皇后武则天,大太监魏忠贤,托孤重臣司马懿,左丞相董卓,右丞相曹操,户部尚书和坤.这特么,都不用往下看,明显的天崩地裂式开局,这可咋玩?不过幸好在这绝望的时刻,还有一个系统“叮咚,
- 历史军事青丶石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四章 脚程
- 明末:我要当皇帝
- 崇祯十六年末,天灾不断,纷乱不止,内有流寇作乱,外有异族虎视眈眈。皇太极:亡我者王鸿泰也!崇祯:我以为他是忠臣良将,许以高官爵位,没想到最后亡了我大明的居然是他!李自成:咱再也不来京师了!风水轮流转,今天皇帝宝座到我了!九州一统,四海归一,席卷八荒
- 历史军事下雨的霖连载中
- 最新章:恢复更新
-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 大梁历387年夏,梁国西北数州遭遇百年大旱,因官府赈灾不利,致使西北数州饿殍遍野,流寇四起。故事从孙浩获得了“年签系统”开始—三国?水浒?隋唐?秦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些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已经退位的太上皇孙浩,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搞清楚(群:480869196
- 历史军事酸奶酪全本
- 最新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汉武大帝(终章)
- 回到大秦做皇帝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朕既为天子,当手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悬头槀街蛮夷邸间,明示万里,凡日月所照,江河所在,皆为秦土。群号:895278237ps:考据党勿进,毒死不负责
- 言情小说青灯说书人全本
- 最新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 穿越山贼做皇帝
- 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言九鼎,享尽人间富贵。谁知道,竟然只是一个胆大包天,自立为皇的山贼头头,手下只有老弱十几人,一个个面黄肌瘦,嗷嗷待哺。还好,自己有一个金手指,可以升级人和物品,看李义如何在这个古代世界闯出一番天地。不合格的山贼,初级山贼,中级山
- 历史军事超神MVP全本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朕要当始皇帝
- 这是平行世界的大明。有四条眉毛的陆小凤!有踏月而来的楚留香!有飞刀问情的李寻欢!有一身正义的燕南天!有罗马!有波斯!有蒙古!穿越而来,成为大明天子的朱承德决定踏上秦始皇的道路。挥剑决浮云,天下尽大明!普天之下无一人不可为大明臣子!率土之滨无一地非大明国土
- 言情小说兴汉如梦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 我要做首辅
- 嘉靖三十年,道君皇帝躲在西苑炼汞烧丹,首辅严嵩为一篇青词绞尽脑汁西北的俺答几度跃马中原,东南的倭寇在抢掠中上瘾张居正为了马屁文章揪着头发戚继光还在跪搓衣板李时珍默默离开了太医院腐朽的还在腐朽,新生的正在萌发江南的轻歌曼舞,燕语莺声,穿越而来的唐毅带着自信的笑容,从容打开了一幅升官图读者群:284-4
- 言情小说青史尽成灰全本
- 最新章:番外——遍地为王,中东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