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章 注资德云社,探班(中秋快乐)

小说:内娱传奇:从2000年激变  作者:BYD唐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内娱传奇:从2000年激变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kfkq/fommqoc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什么角色?”
    对于郭德刚的话,李有信心底犹豫不决。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稳一手。
    “如果我注资德云社,那么我要掌握75的股权,你们三位创始人每人7%,剩下4%则作为分红。”
    啊!
    这样的注资,几乎等同于收购。
    即使郭德刚早已预见,依然会打个哆嗦。
    他脸上一紧,内心颇为挣扎。
    “德云社就像我的孩子,却要亲手将他送人……”
    “唉,市场不景气啊。”
    于谦的叹息,犹如鼓点敲打在几人的心间。
    没办法,光是维持已经很不容易,何况要发展壮大。
    许多相声人在这段时间,无不陷入迷茫与彷徨,不知路在何方。
    李有信非常明白,这段相声的阵痛期可不短。
    要熬过这段艰难的时刻,至少还得5年。
    直到05年老郭利用网络1.0时代的传播,才打开了相声经济市场的大门,迎来德云社的井喷似发展。
    “有了我的注资,德云社可以有固定的小剧场,固定的工资收入,至少不怕饱一顿饿一顿。”
    李有信话外之音很简单,想要发展,你必须得先活下来。
    恰恰他便是那个能给相声演员基本保障的人。
    “如果活不下来,你抱着德云社的招牌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彻底压垮了郭德刚。
    他的眼中,有一丝血红的痛楚。
    揪心般疼,很是痛苦。
    “是啊,如果活不下去,顶着这块牌子有什么用。”
    归根到底一个字,穷!
    德云社实在缺钱,这不是他们一家遇到的难题,而是整个大环境造成。
    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相声艺术走进低谷,许多相声演员只好去影视界淘金,比如像于谦这样,郭德刚也不例外。
    谁都知道表演相声不挣钱,属于费力不讨好的职业。
    相声行业似乎坠入了无底深渊,前路一片黑暗。
    看不见光亮,看不到未来。
    连体质内的曲艺团都只能发基本工资,遑论外面的民间相声社。
    哪怕有张老爷子资助,也只是勉强维持。
    正因此,李有信有恃无恐,趁机想兼并德云社。
    “或者我以75万投资为股份,照样是75%,而你个人以技术入股20%,我把剩下的5个点留着全社分红。
    如果当年没有盈余,这个分红也就没了。”
    他稍微变换下条件,给老郭更大的股份。
    就不信了,刚子不动心。
    “呃。”郭德刚陷入沉思。
    即使到眼下德云社(京城相声大会)已经扩展为十几个人,演出场馆也从茶楼扩展到茶馆戏楼里,发展一年比一年好。
    但他仍然时刻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这种焦虑状态除了收支带来的巨大压力,还隐藏着对另外一位创始人张老先生的矛盾感。
    老先生年纪不算小了,还能照拂几年?
    面对对方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看破内心,几种复杂的想法交织,郭德刚最终一咬牙。
    “好,我答应你,我要14的股份,给张老先生7的股,剩下4%分红。”
    “我给你找个新的搭档如何。”
    李有信看向郭子,指了指旁边的于谦,“谦哥,你一起来德云社吧,和老郭搭档。”
    啊!
    这下,轮到于谦犹豫了。
    见状,郭德刚也笑着劝说这位临时搭档。
    他对谦哥的捧跟功力很欣赏,觉得不错。
    “谦哥,你叫我来接受李总的合作,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好,我去!”
    事情到这个份上,于谦不再观望。
    反正曲艺团半死不活,倒不如跳出来闯一闯。
    实在不行,还能继续跑跑龙套,在电视台或者剧组里混。
    李有信主动伸出右手,其余两人把手搭上去,三只大手紧握一处。
    既然达成协议,李有信说了初步计划。
    “相声艺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回归剧场。”
    “等我的钱到位,和天桥乐茶园签下长期演出合同,以后我们德云社以天桥剧场为总部,每天都会有相声的小剧场演出。
    除此以外,在京城还有三里屯剧场、新街口剧场、广德楼剧场和湖广会馆剧场等定期巡回演出。”
    “还有人才培养,除了师徒传承外,演出合同要签好,尽量正规,要有清晰的报酬分成。”
    这两个是李有信结合记忆做出的安排。
    娱乐观众,这是人们看相声的目的。
    只有贴近观众,才能让人喜欢,小剧场无疑是接地气的演出形式。
    双方进行互动,比如拍照、录像等等都可以随意进行,这些是自来水的宣传,别拘泥于过去的老规矩。
    还有规范合同,那是老郭与几个徒弟、合伙人之间因为钱闹的满城风雨带来的教训。
    李有信希望能通过规范化的演出,化解其中的矛盾。
    他的话振聋发聩,让于谦郭德刚两人震动。
    “看来李总早有计划。”
    老郭看向李有信,觉得对方一环扣一环的动作,似乎有过思考。
    不是那种脑子一热的年轻人。
    看起来蛮靠谱。
    交谈近两个小时后,郭德刚和于谦才离开剧组。
    “阿信,你要做相声生意?”
    “勉强算多元化投资吧。”
    “什么叫多元化投资?”曾璃面带不解。
    “通俗来说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李有信走近女友身边,伸手轻抚她的秀发。
    “相声能赚钱么。”
    曾璃不知有多久没听相声了。
    现在流行看电影看电视,听流行歌,再不济晚会上看小品,谁还看相声呐。
    你投资这个德云社不妥啊。
    “现在不赚钱,不代表以后不赚钱。”李有信笑笑,没有细说。
    ……
    李卫当官剧组在京城附近拍完了戏份后,准备下江南取景。
    除了苏州、扬州两地园林外,还会在横店影视基地拍摄。
    不过他没有跟随剧组人集体行动,而是先一步赶赴浙省的横店。
    因为《皇宫宝贝》这部戏已经开机。
    作为投资人,即使低调地没有亲自坐镇剧组,只派了鸿运的工作人员去监制,李有信照样得去转一趟。
    别忘记女主角可是李晓冉,他的女朋友。
    虽然李有信探班时非常低调,可监制黄云霄屁颠地跑过去问好,那副点头哈腰的情形,与平时眼高于顶的做派完全不同。
    鲜明的反差,想不惹人注意都难。
    不仅监制黄云霄,导演汪均也暂且放下手里的工作,过去打招呼。
    剧组里两大人物倾囊而出,却在墨镜男面前这么低眉顺目。
    如此反常的情况,更是引起许多人窃窃私语。
    “那人是谁呀,这么大的架势,导演和监制都得过去问好。”
    “是啊,看起来很年轻,却这么大牌。”
    “好威风啊。”
    “会不会是公司派来的,”
    大伙议论纷纷,立刻把神秘的墨镜男当成了公司里某位大人物。
    在有心人的眼里,比如某位丫鬟打扮的女孩,便暗自记住。
    旁人的话语声嘈杂,一点点传入到汪均的耳朵里。
    靠!
    这群喜欢八卦的家伙。
    “李总,你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汪均的笑声里包含有一丝无奈。
    哈哈,李有信看出对方的苦笑,浑不在意。
    你不舒服管我屁事,我爽了就行。
    他的眼角似笑非笑,充满戏谑。
    “咋地,我来找晓冉姐,还得提前和你汇报?”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来的话我好叫大家欢迎你啊。”
    即使老汪不大喜欢这位年轻的投资人,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剧组的财神爷,他不能得罪。
    不仅不能得罪,还要哄着。
    “李总,晚上和剧组演员吃个饭吧。”
    “对,没有李总你的康慨解囊,这部戏哪里能成,大家应该感恩呐。”
    作为鸿运公司的代表,监制黄云霄的马屁极为肉麻。
    可谓赤果果的大拍特拍,没有丝毫的遮掩。
    黄云霄的这幅嘴脸让汪均作呕。
    差点要吐。
    “妈的,你这家伙平时在剧组牛皮哄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吊样。除了李晓冉,平时连我导演的面子都不怎么给。
    今天在李有信面前,像哈巴狗似的跪舔,恶心呐。”
    然而鄙视归鄙视,汪均面对李有信时,照样底气不足。
    腰杆子硬不起来,他只能附和。
    “黄监说的对,没有李总就没有这部戏,应该赏光来吃顿团圆饭,我们为你接风洗尘。”
    说完,他自己也想吐。
    太恶心了。
    “没错,把主演都叫来,让他们来认认李总。”若非知道李晓冉的存在,黄云霄说不定还得安排几个识趣的女演员陪酒。
    “好吧,既然大家这样热情,盛情难却嘛,恭敬不如从命。”
    李有信哈哈一笑,爽快地答应下来。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内娱传奇:从2000年激变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kfkq/fommqoc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