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1章 由唐代诗人关系衍生出的埃尔德什猜想及“埃”数问题

小说:学神的文娱开花  作者:阿依土鳖公主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学神的文娱开花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cofa/fmgmkgqa.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对于诗仙和诗圣的第一次见面,闻一多将其和老子与孔子的见面相媲美。
    由此可见,这一次见面在华夏文学史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见面后,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随后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思念李白的诗。
    杜甫对李白的崇拜,疯狂到什么程度呢?
    《赠李白其一》、《赠李白其二》、《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梦李白两首》、《不见》、《饮中八仙歌》……
    所有语言都是苍白的,杜甫对李白的十年,就在这一长串的诗里。
    但是,对交友广泛的李白而言,杜甫和其他的朋友没什么不同,也没什么特殊的意义。
    两人的三观是不同的,李白有一个侠客梦,杜甫却以天下为己任,前者认为后者恪守儒家思想太死板,思想太不开放了,完全就不屑于成为他那样的人。
    可杜甫,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人,在李白面前却完全成了羞羞答答的“小媳妇”,他对李白真的是真爱,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爱啊。
    “世人皆欲杀,吾独怜其才。”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写李白的有名的诗句,几乎都出自杜甫之手。
    这要不是真爱,那就再没有真爱了!
    而李白,在贺知章和白居易等大佬面前,却又完全变成了小弟。
    田立心要写的这篇论文,题目就叫《试用计算机算法分析唐朝诗人的关系》。
    这是一篇有关编程的计算机论文,其主要参考文献就是《全唐诗》。
    在查找参考文献时,田立心却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数学届,刚去世不久的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同样有着令人惊讶的交际圈。
    埃尔德什是波兰数学家,生于1913年,享年84岁,是1984年沃尔夫奖获得者,同时也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他和超过四百八十多位合作者,共同发表了将近一千五百篇数学论文,他的数学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欧拉,排名世界第一。
    埃尔德什命运多舛,因为身为犹太人,在特殊的年代遭受过迫害而亡命国外。
    五十年代,他又因与华夏数学家华罗庚通信而被怀疑通共亲华,被美国麦卡锡主义者赶出了美国,从此终生漂泊浪迹。
    陶泽轩第一次参加国奥赛时,见到了这位数学家,前者当时刚好10岁。
    后来,陶泽轩拿着他的推荐信顺利进入贝勒屯,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埃尔德什留下的猜想,——埃尔德什差异问题,也在十多年之后被陶泽轩证明出来。
    埃尔德什发表的论文数量众多,与他合作过的人数,就差不多有五百人。
    所以,后来的数学家们也用“埃尔德什数”,表示研究者与埃尔德什间的合作距离。
    埃尔德什本人的“埃数”为0,与其直接合作者为1,与“埃数”为1者合作过的人的“埃数”为2,以此类推。
    其中,爱因斯坦的“埃数”为2。
    在数学界,“埃数”为1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殊荣。
    当埃尔德什去世,许多曾经与其共事却未发表论文的科学家后悔不已。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家卡罗罗塔便是之一,他曾经向埃尔德什请教问题,却仅在发表的论文中对其致谢,而未将其列入作者名单。
    罗塔表示,“我将遗憾终身,我的埃数只能是2了。”
    若干年后,米国密歇根州奥克兰大学的科学家,还专门为此建立了名为“埃数工程”的项目,以跟踪“埃数”。
    当然了,“埃数工程”现在还没正式开始建立起来。
    田立心在查找文献并再次接触到埃数时,便想起了这工程,并觉得自己有必要写一篇专门研究埃数的论文,以推动整个工程的建立。
    为先辈树碑立传,大唱赞歌,自然也是有机会留名青史的,而且,弄这工程又不用自己花一毛钱。
    何乐而不为?
    在接触到埃数之后,田立心也由此想起了埃尔德什猜想,而他正好看过陶泽轩证明这个猜想的论文。
    那么,理所当然的,他最近要写的论文也就从一篇变成了三篇,其题目分别为
    这三篇论文中,证明埃尔德什猜想的论文显然是最好写的一篇,——抄就完事了。
    最难写的,当然要算是第二篇了。
    但第二篇是第一篇的延续,只要将前面的论文写出来,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复制出第二篇来了,当然,过程或许有些繁琐,他要完成论文的时间或许需要一周或是半个月,或许需要更多的时间。
    而田立心要写的第一篇论文,除了编程代码之外,思路啊、工具啊、假设啊之类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田立心写这篇论文,而不是抄论文,多少还是会遇到一些难题的。
    一,分析《全唐诗》的工程实在太大了,这部书里边出现的诗有四万多首呢。
    二,唐代诗人的别称太多了,比如说光是杜甫的称呼,就有子美、杜二、杜工部等等。
    不过,既然这是一篇计算机论文,数量的多少倒是无关紧要。
    毕竟,可以直接交给计算机来运算嘛,只要能将《全唐诗》成功导入计算机就好了。
    有关诗人的别称,需要费一番力气。
    田立心使用的,是哈佛大学编纂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记录了中国历代名人的传记资料,并保存在关系型数据库中。
    cbdb由很多张表格组成,每张表中都记录了人物的不同信息。
    田立心写这篇论文用到的主要列表有两张,——也就是人物的主要信息表和人物的别名表
    首先从biog_a中查询出人物编号c-personid,接着用c-personid从altna_data中查询出别名,比如输入杜甫之后,表中就会出现子美、杜二、杜工部等一系列信息。
    要是输入的是王维呢?
    你会郁闷地发现,列表中会出现十几个同名同姓的王维。
    这些王维中,只有一个才是他真正要找的人。
    为了筛选目标人物的唐代诗人王维,就必须要添加王维所在的生卒年时间了。
    经过这个操作,出现在列表中的人物果然是目标人物,他的别名也随之出现,正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王右丞、王摩诘。
    而这,就是查找诗人的繁琐之处。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学神的文娱开花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icofa/fmgmkgqa.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