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刘辩其实是吃货

小说:巧了!我也叫刘辩  作者:小桥静水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巧了!我也叫刘辩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smgc/fkmmffa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这……这是甚么?!”袁绍模仿刘辩,也捂住脸腮,貌似硌牙了。
    “好……好硬!”袁术的表情一言难尽,想吐出甚么,却觉这太失礼了。
    曹操挑了挑眉,一口咬碎红壳,了然道:“这……难道是?!”
    石越抽气道:“——螃、螃蟹?!”
    何苗默默地吐下碎碎的蟹壳,盯着蟹壳一言不发。
    抹了一抹额头不存在的冷汗,刘辩终于肯定睛一瞧今晚的伙食了:与平常有所不同,今晚的伙食是类似于“蟹煲饭”——但是,这碗蟹煲饭却做得不算精致!
    但见一只碗里,米饭与蟹腿、蟹肉泾渭分明:碗底铺着热饭,饭上则放有蟹腿和蟹肉了……且闻其香味,却淡得很。
    严格来说,是腥……腥味有点儿重。
    吃起蟹煲饭的话,刘辩也觉得这蟹壳太硬了,都没多少鲜味,一不留神还容易硌牙,实在很影响口感啊?
    不不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刘辩虎起脸来:为甚么上菜的是螃蟹?!
    哪怕他知晓吃螃蟹的起源是从周朝开始的。
    不过,相传几千年以前,在靠近江河湖泊的地方就有一种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且有双螯八足,经常在稻田里祸害庄稼,人们要是下水捉它,一不注意还会被它夹伤,当时这种甲壳虫也没有名字,大家管它叫“夹人虫”。
    当时,大禹在这附近治水,就派手下巴解来此地监督治水。结果,这种夹人虫严重耽误工期,巴解便想到了一条办法:在夹人虫多的地方挖了一块围沟,并在里面让百姓倒入沸水!夹人虫过来纷纷地掉在围沟里,发出阵阵鲜香的味道。
    巴解拿起螃蟹,把甲壳剥开,壮着胆子吃了一口,只觉味道非常鲜美,而且人还没事。就这样,巴解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这种夹人虫,也成为人人喜爱的食材。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第一位吃螃蟹的人,就在他的姓下面加了个虫字,夹人虫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蟹”……
    他的耳边,听到曹操的关切声。曹操道:
    “主公,你没事罢?”
    “啊?”眨了眨眼,他回过神来,艰难而斯文地取出蟹壳,长舒一口气,都顾不上丢脸,“总算拔出来了……”
    这蟹腿壳卡在他的牙缝之间,难受得很。
    自然地,在刘辩拔壳时,众人十分默契,果断地挪开视线。
    因此,刘辩此举,也不算丢人。
    这时,再环顾周围之人,倒没那般大惊小怪:刘辩就惊奇地瞧见有人干脆拿手抓着吃,毫无形象,且胃口大开,牙齿也不错,轻轻松松地整只螃蟹。
    看得刘辩等人咂舌不已:惭愧啊惭愧!原来是自个儿不中用,不会吃?!
    可是……
    可是,刘辩等人低头看着碗里的螃蟹肉,实在没法吃下去。
    拨壳太难了。
    袁术就惊叹,叹道:“敢问那边的,你们觉得此菜味道如何?”
    有人回应袁术,回道:“美味!十分美味!”
    哪里美味了?
    我们真的不是在吃同一道蟹煲饭?!
    歪了歪头,刘辩道:“《汉武洞冥记》卷三有记载,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由此可见,螃蟹最好吃的部分,则是螯壳下面的蟹肉!为何没人把蟹肉拨出,单独蒸煮?本王想吃蟹肉拌饭,而不是咬硬壳。”
    此饭最大的问题是:蟹壳多于蟹肉,以致没法下饭!
    换而言之:此螃蟹肉……太不饱满!
    对面一众吃客们听罢,陷入沉默。
    半晌,众吃客们纷纷地下拜行礼道:“见……见过殿下!!”
    说得那叫战战兢兢。
    刘辩只想扶额:不妙!扰、扰民了!
    至于袁绍、曹操等人,则暗地交换彼此的目光,越发地肯定了:殿下不愧是殿下!小小年纪,就学识颇广,真让人佩服啊!
    就是殿下居然记得螃蟹如何做法,未免有些……
    说好“君子远庖厨”呢?!
    袁绍、曹操等人心情略感微妙。
    袁术站起身来,质问:“今天的晚饭是由谁主厨?!”
    “是胡老头!”有人回答。
    “还不叫胡老头过来!”袁术发令。
    刘辩都拦之不及。
    摇了摇头,刘辩对众吃客们说:“你们……不必行礼,且都起来罢。”
    多此一举地,刘辩又道:“你们不必理会本王,且去吃饭罢。”
    众吃客们纷纷地道:“殿下,俺们……俺们吃饱了。”
    “那么,你们各忙各的罢?”刘辩说。
    于是乎,众吃客们作鸟兽散,瞬间走得干干净净。
    诸位!对不起啦!
    刘辩只能面瘫了一张脸。
    ——看来,今后吃饭,还是在府里吃罢?
    少时,胡老头弯腰地走来,对刘辩等人低眉顺眼,连连地拜道:
    “敢问几位有何吩咐?”
    “——是你?”刘辩看清来人,轻呼一声,“你怎么在这?”
    这人不是胡牛壮嘴里提到的胡阿妹父亲吗?
    胡老头看向刘辩,便是一阵激动。
    很快地,胡老实克制住“见到大人物了”的那份喜悦,再拜道:“殿下!!多谢殿下还记挂老朽!自从殿下同意老朽女儿及其一家协助厨师一事,老朽就一直呆在这儿,并没去其他地方!”
    “甚么?”袁术也反就过来了,“你没回“木屋区”?那胡牛壮不是说……?”
    “胡牛壮?!”却听胡老头脸色一变,“胡牛壮……哦~不对!是牛壮本人说的?”
    袁术直感不妙,狐疑道:“是的?”
    胡老头立即变脸,怒道:“牛壮那小子怎敢!!”
    “怎么了?”袁术代表大家的心声,好奇地追问。
    胡老头道:“牛壮那小子根本不姓胡!”
    “但是,胡牛壮却说“姓胡”……”说罢,袁术满头黑线。
    好、好像明白了:莫非牛壮那家伙是想入赘胡家么?——如此,牛壮还真姓胡!
    胡老头磨了磨牙,兀自生气好一会儿,又记挂起殿下还在现场,便飞快地理好情绪,恭敬道:“殿下,敢问唤老朽前来,有甚么事吗?”
    糟糕!
    差点忘记正事了!
    袁术瞅向刘辩,得到刘辩的同意后,便道:“你会不会做这螃蟹啊?——殿下说……咳!我是说,你这螃蟹肉太少,根本没法吃!吃的全是蟹壳!”
    袁术还算机智,及时地改口,没说真正抱怨者,乃是自家殿下。
    胡老头好不惭愧,羞愧道:“此是老朽之失也。这两天,河里找出这群螃蟹,老朽寻思能吃,故而……殿下,哦不~是袁祭酒请放心,下次老朽一定把螃蟹养得胖些,再去下锅!”
    刘辩被胡老头的说法给逗笑了,郁闷胡老头是不是所有察觉之余,亦道:“有条件者,可以专门养螃蟹,不然吃的人多了,螃蟹数量提不上去,岂不可惜。”
    两眼一亮,胡老头道:“殿下说得对!只是……这螃蟹咋养?”
    刘辩道:“这……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最适宜河蟹生长!不如你们想个法子,把螃蟹养在指定的池塘或湖泊里罢?记得每天定期投饵,最好再采取防逃设施,诸如在河塘四周支起鱼网之类?这些你们看着办。”
    众人:“……”
    貌、貌似殿下对螃蟹很了解吗?
    抚了抚掌,袁绍忍不住道:“殿下,这类知识你是从哪里学的?”
    刘辩:“……”
    这下,轮到刘辩紧张了:他是万万没料到,仅仅只才透露养蟹技术,就引起袁绍的询问……话说这很难理解吗?
    冷静!
    刘辩稳得很,轻飘飘道:“这算甚么?——本王在《周礼·天官·庖人》看过一句注释“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意思是周代人在祭祀时,要以“蟹胥”作为进献的食物。
    蟹胥,赫然是螃蟹做成的酱。
    早在大周时期,就有螃蟹的各种吃法!
    你们瞧,螃蟹作为美食就很常见!
    所以你们没事就多看看书,不要大呼小叫,行吗?”
    刘辩虽没说训斥众人,众人却皆有一种“被老师教训”之感。”
    摸了摸鼻子,曹操冷不丁道:“主公,你也看过郑大师的著作吗?”
    提及“郑大师”这三个字,曹操甚是敬畏。
    郑大师?
    郑玄?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巧了!我也叫刘辩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smgc/fkmmffa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