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大婚,回国,新的征程!

小说:大明:发配岭南,你开发珠三角?  作者:奇天八夜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发配岭南,你开发珠三角?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sggf/fkkmiaof.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208章】
    【之前章节不小心重复了,现在修改过来,大家可以重新看一下!】
    ……
    当朱樉来到正在举办加冕大典宴会大厅的时候,许多人纷纷注目看了过来。
    就连索菲娅,都走下了台阶,迎接着朱樉。
    “拜见摄政王!”
    “摄政王辛苦了!”
    “能有摄政王,我们拜占庭就有救了啊!”
    “……”
    大臣们,纷纷拜见。
    甚至,争相送上讨好的话语。
    不是他们没有骨头。
    实在是,现在的拜占庭,千疮百孔。
    现在就连军队,和整个国家的防务,都在朱樉的身上。
    而且朱樉这一次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到拜占庭来,一是迎娶索菲娅,第二就是为了继承拜占庭。
    谁都清楚。
    如果没有好处,朱樉何必如此长途跋涉?
    那些反对朱樉,认为大明这是在吞并拜占庭的‘有志之士’,这几天几乎都被杀尽了。
    朱樉可不在乎什么恶名。
    因为……
    史书向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手段得当,将这一代人同化,并且让他们彻底融入大明朝。
    那么……
    十年,二十年之后,谁还会谈论曾经的拜占庭呢?
    至于索菲娅,也不用担心她。
    这丫头,就是个恋爱脑。
    实际上如果没有朱樉,她就是登基当了女皇,也不会治理国家的。
    此时的她,这位身材高挑,相貌极美,整个拜占庭人心中最高贵神圣的女皇,却如乳燕般投入了朱樉的怀抱,当着众人的面前亲吻着朱樉的脸颊,然后向大家宣布:“我,索菲娅一世,将在三天之后,与大明朝秦王殿下大婚!届时,秦王殿下,是我的丈夫,也是整个帝国实际上的掌控人。”
    这意思,说得很直白了。
    但是,还差了一句。
    “谁赞同,谁有反对?”
    朱樉开口。
    没人反对。
    全部都躬身,献上祝福的语言。
    朱樉又说道:“本王与女皇成婚之后,将带着她一道前往大明生活,届时罗航先生,会兼任拜占庭的摄政大臣,全权代表本王以及女皇,处理帝国政务。另外,他将代替本王,实行改革制度。如今是拜占庭,四面都是强敌,再不改制,便是与等死无异!不过大家放心,改制,不是改变你们的信仰。”
    “秦王圣明!”
    众人欢呼。
    朱樉很清楚。
    这些人,可以不在乎谁当拜占庭的主人。
    也不会在乎,拜占庭帝国最终走向何方。
    但是,他们却很在乎他们的信仰,生怕心中的神灵会被玷污。
    正是因为如此,朱樉很鸡贼的没有动这一部分。
    不过,朱樉怎么可能,不针对这方面下手呢?
    信仰这个东西,是可以改变的。
    怎么改变呢?
    手段不止一种。
    最普遍的,就是强硬的手段。
    比如说,直接用武力镇压,强迫改变。
    甚至杀个干净。
    可是那样的话,拜占庭就直接没了。
    所以朱樉,采取的是比较温和的手段。
    温水煮青蛙。
    以环境,来慢慢改变。
    等到将来,这些人都搬出去了,而且分散在各地,经历了几代之后,谁还记得那些远古的信仰?
    三天之后,大婚举行。
    这几天索菲娅,几乎是疯狂地索取着朱樉,也让她十分开心,自己终于能嫁给他了,等到大婚之日,她比任何人还要高兴,甚至还打开了国库。
    将财宝,赠送给百姓们。
    以彰显女皇的高洁。
    拜占庭的百姓们,感激涕零。
    朱樉也没有反对他这样做。
    因为索菲娅马上就要离开了,她现在这个动作,起码会让拜占庭的百姓铭记她好久,甚至在将来就算遇到不顺心的地方,也会想起女皇的恩德,能忍则忍。
    实在不能忍,还有女皇,可以被当成希望。
    这样一来,朱樉反而可以让罗航更大胆地实行改制了。
    至于那些财宝,则没有任何关系。
    朱樉贪图的,可不是一些金银财物。
    更何况,未来这些东西,最终还得流入大明朝……朱樉对自己的赚钱能力,是很有信心的。
    搞定了这一切,又等到了罗航回来复命。
    现在他是拜占庭的摄政大臣了。
    算是朱樉,把拜占庭又外包给了他。
    而且,罗航并不是大明朝的官员,刚好合适。
    但是罗航,不可能一直在百战执政的。
    刚好罗旭也要锻炼。
    他又任命罗旭,为君士坦丁堡的总督,带着士兵坐镇拜占庭。
    当然了,罗航只要到镇西城,也会到拜占庭这边来视察情况,和按照朱樉的意思施政的。
    这个并不难。
    在强大的明军火力之下,可以保证只有拜占庭欺负别人的份。
    而且,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除非……
    罗航或者罗旭,有不轨之心。
    可是,整个番禺府罗家,都在岭南。
    而且罗航在大明朝,还是商人身份。
    士农工商。
    如果罗航是执行朱樉的命令,那么会有人听他的话。
    但是,罗航要是有异心,妄图称帝或者叛出大明朝,绝对没人会追随他。
    为什么?
    因为,没有大义。
    商人建立的国家?
    在大明,可行不通。
    大婚之后,载着整个拜占庭子民,对女皇以及她丈夫秦王的祝福,朱樉带着索菲娅,以及辛颖、西琳公主她们一起,登船离开了拜占庭。
    在临别的时候,还遇到了一直在还上等候着的瓦卢瓦公主。
    卡特琳。
    她想邀请朱樉,去瓦卢瓦做客。
    不过被朱樉给拒绝了。
    “本王公务繁忙,四海之事都要本王处理,暂时不会前往瓦卢瓦……除非,你们能在对英格兰王国的战争中获胜,到时候本王会亲临瓦卢瓦,为你们祝贺!”
    朱樉表达出了一定的善意。实际上,这番话就是为了怂恿瓦卢瓦王朝,倾尽全力去攻打英格兰王室的。
    这一战。
    朱樉不想瓦卢瓦败。
    而且,他还希望瓦卢瓦,能将英格兰王国打死打残。
    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一旦目的达成。
    那么,朱樉将彻底开启,征服正片大陆的征程。
    这是朱樉,伟大宏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了!
    不过眼下的朱樉,回到国内,却还要做一件事……
    朱棣这个监国皇子的位子,差不多该换人了。
    不能让他坐得太久!
    ……
    金陵城中。
    朱棣已经开始监国,超过三个月了。
    朝中的事务,他该熟悉的,也已经熟悉。
    不过,在党羽方面,朱棣的成绩,只能用很差来形容。
    此时的金陵,朱棣也在为此而苦恼。
    因为他发现,在这个国都之中,自己的资历是那样的浅薄……当然了,这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开始杀功臣老将,而且朱标这个太子还在。
    朱棣在这些勋贵面前,确实是没有什么资历的。
    而文臣方面呢?
    朱棣的前面,还有一座大山……
    胡惟庸!
    当朝丞相。
    朱棣尝试了好几次,想要拉拢一些朝臣。
    然后,这样的结果就是胡惟庸居然称病不起。
    他直接不干了。
    这也是一个信号。
    表明左丞相,似乎对这位四皇子的执政并不满意。
    要不然,胡惟庸就应该是兢兢业业的帮助燕王,渡过眼下的难关,而不是装病不出门,一天到晚都待在家里了。
    如此一来,许多朝臣,居然也不敢与燕王的势力走得太近。
    朱棣能拉拢到的,只是一些新进朝堂的年轻人,甚至这些人也很快就被排挤出了国都,一个个都下方到地方去了。
    而偏偏此时,又到了八月末。
    秋税,交上来了。
    朱棣大喜。
    一直亏空的国库,终于迎来了充盈的机会。
    可是,当账目交上来以后,朱棣傻眼了。
    他直接大发雷霆,打翻了书桌,手里拿着账册抖了两抖,怒喝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哼!岭南地区,如此富足,结果秋税却只有三十万两银子?好,就算岭南之前已经给朝廷交过一次税了,那江浙又是怎么回事?往年秋季,不是都有一百多万税银的吗?今年为何只剩下了五十三万两?来人,给本王传浙江布政使入京,本王要亲自问问他!”
    “是!”
    下面的人,马上跑去了吏部。
    要传召一省的布政使入京,手续可不能马虎。
    朱棣还只是监国,而并非太子或者皇帝。
    就算是太子,也没有这样的权力。
    得先通过吏部,然后再又皇帝决策。
    吏部那边,倒是挺给朱樉面子的。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清楚,秋税来了。
    这一次的缺口极大。
    朱棣能不能撑到去,都不一定。
    到时候,监国皇子做不了,可朱棣还是燕王。
    犯不着在他监国的最后这段时间,再去得罪他。
    这就是这些老臣们,毒辣的地方。
    和他们玩心眼子,朱棣也就是以后能欺负欺负黄子澄那样的酸腐,以及他那不懂事的侄子朱允炆了,在李善长、蓝玉、胡惟庸这班人面前,朱棣要论耍心眼子,还远不是他们的对手。
    至少,现在这个年仅十六七岁的朱棣,是这样的。
    很快,召见浙江布政使的条子,就到了朱元璋的御前。
    “皇上,该如何恢复燕王?”
    汤和询问。
    朱元璋冷笑一声,将条子拿起来打了个大大的叉,然后丢给汤和,挥手说道:“去,告诉燕王,浙江今年八月有三个县受灾,税银本就锐减,甚至还要国库拨款赈灾,浙江官员联名上书的奏折,还在朕这里……就,一并带去给他看吧!”
    “就只是,给他看看?”汤和又问。
    “告诉他,既然现在是他当这个国,就给朕好好地当好了,出了任何岔子,就让他哪儿来回哪儿去!”朱元璋没好气地说着。
    儿子没本事,老子当然不高兴了!
    很快,汤和就来到了燕王府。
    “父皇可是答应,召见浙江布政使了?”朱棣询问。
    汤和摇头答道:“皇上请殿下,看看这个。”
    然后,奏折递给了朱樉。
    看完以后,朱樉只感觉气血上涌……
    怎么回事?
    税银锐减还不说,而且还要拨款赈灾?
    “这些倭寇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朱棣都要哭了。
    奏疏上面写,虽然今年浙江风调雨顺,没有天灾,可却发生了人祸……一群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的海盗,四处烧杀抢掠,迫害百姓,抢夺粮食,导致三个县的百姓为了躲避这些海盗倭寇,而流离失所,还希望朝廷赶快拨款安民,顺便派遣军队前往江浙沿海一带镇守。
    “类似的奏折,福建那边也有呈报,不过福建总兵击退了倭寇,可是也言之凿凿,担心倭寇又会卷土重来,甚至比现在更强盛,所以也要增加军费。”汤和淡淡地说着。
    两个省的军费。
    这能加吗?
    必须加啊!
    要不然,沿海一带的百姓,岂不是都没了活路?
    可是,从哪儿加?
    现在朱棣手里,就只有刚收上来的税银,一共四百六十万两。
    然后,户部、吏部、吏部、工部等等,之前的欠款,就能把这些钱给分了。
    甚至还不够。
    要知道,吏部掌管着整个大明朝的官员俸禄。
    大明朝十三省,包括京都在内,多少官员要靠朝廷来养活?
    如果连俸禄都发不出,那么这些官员们会怎么办?
    想想,都能让人不寒而栗。
    但是,工部那边也要钱。
    没有钱,就不说每年都要帮宫里修葺了,就是各地的河堤维护,还有各地的城楼修葺建设等等,哪一笔不是开支呢?
    还有礼部。
    你不给钱,那还要不要祭祀了,要不要告天了,要不要举办各种大典了?
    然后,其余的户部、刑部,也都是要钱的。
    但是最要钱的,还是兵部!
    军费的缺口太大了。
    而且现在,还要在浙江和福建,都增加军费?
    ……
    PS:抱歉,之前粘贴的时候,把上一章也发进去了,第二天才知道,然后想改,结果标题什么的都改不了,后来想了个法子,新写一章,然后加在后面,这样才通过。
    最近身体不太好,阳了之后的后遗症吧,腰疼,嗅觉也还是有点儿问题,所以书写得慢了,大家请见谅,唉!
    说来也奇怪,家里不止我一个人阳了,但是就我一直都有些后遗症,不知道是为什么。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发配岭南,你开发珠三角?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sggf/fkkmiaof.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