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北朝帝业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sco/fiifqgq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华州城南,李泰的堂兄李裒和二弟李超带着几名仆从一早便于此等候,见到李泰一行策马行近,便都纷纷阔步迎了上来。
“十三郎。”
“阿兄!”
李泰翻身下马,向着兄弟两颔首回应并对李裒说道:“行途遇到一些意外,晚归两日,有劳兄长等候了。”
在离开荆州前李泰便遣员先行一步告知家人自己大体归期,只不过长途旅行难免会有突发情况发生,李泰途中便遇到了大雨耽误了行程。
“一家人,客气什么。”
李裒闻言后便摆手笑语道,旋即又说道:“依照十三郎的叮嘱,并没有将你归期遍告群众,不过大行台今早还使员来问,今已归来,是先回家歇息还是入府拜见?”
李泰之前几次返回关中都是在年节前,行程也无作保密,所以前来迎接者不乏。但这一次乃是年中返回,再加上家里也遇上了一些不太和谐的情况,他也不欲再大肆声张、以免落人口实,于是便叮嘱家人低调一些。
“还是先入府拜见吧。”
李泰想了想之后便说道,如今国中情势变化比较微妙,再加上李泰作为掌管东南事务的军政大员,一举一动都难免会被人紧紧盯住并过度的讨论解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言一行还是不要给人太多遐想的空间。
李裒闻言后便也点点头,旋即又对李超说道:“那十四郎且先归家告知消息,若有亲友登门访问,且先招待于中堂。”
如今他们一家不复李泰之前人丁单薄,除了各自职事之外,内外家事和人情交际也都有着不同的分工,像李裒便负责华州这里的人情往来。虽然李泰常年镇守于外,但亲友关系也有堂兄弟们维持,并不会就此疏远冷淡。
李超闻言后便点了点头,向阿兄道一声辛苦然后便先引着几名仆员和李泰在荆州带回的一些物货先行归家,李裒则同李泰一起返回中外府。
在又经一番修缮扩建后,如今的中外府更显气派,规模已经完全不逊于长安的皇宫,讲到府中人事的繁忙,则就更甚于长安皇宫数倍不止。
一行人刚刚来到中外府门前,早有认出李泰的人匆匆入前见礼欢迎。李泰在府前下马,与一干府员们略作寒暄,围聚上来的人顿时又增加数倍,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想凑到面前来说上几句话。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府前便已经是人满为患,整个中外府前门都被闻讯赶来的人给完全堵住。随同护卫的若干凤等人手握着佩刀刀柄,寸步不离的跟随在李泰身旁于人群中移动,即便遇上其他相熟者打招呼,他们也都充耳不闻。
“全都让开!太原公行途辛苦,你等不要当道阻扰视听!”
过了一会儿,府中走出一队持刀卫士才控制住这闹哄哄的局面,带领这些甲兵维持秩序并迎接李泰的王悦走上前来驱散众人,然后便一路行至李泰面前,深深作揖道:“太原公今日归府,有失远迎,还请见谅。之前解困搭救之恩铭记肺腑,待到进拜主上之后,恳请太原公一定要过府让我能够款待谢恩!”
李泰自然是认识王悦的,只不过彼此间也并没有什么太过密切的往来,仅仅只是一个点头之交的程度。
王悦之所以对他态度这样尊重和殷勤,还是因为去年入蜀作战结果身陷重围,最终还是靠着李泰擒获了武陵王萧纪之子然后又派人前往蜀中进行谈判,王悦等人才得以撤离蜀中、平安返回。抛开公事上的考量不说,单从自身而言,李泰对王悦也是有着救命之恩的,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态度。
李泰如今的权势地位,哪怕并不刻意去做,也会有许多人因为他的行为而受益匪浅或者受害深重,对于王悦的感激便也微笑领受下来,并且约定择日登门造访。
京兆王氏同样乃是关中大族,即便李泰不需要在公事上受其关照提携,但一家人迁入关中定居下来并且还要开枝散叶,同这些关中的土著名族保持一个良好的往来互动关系也是有益无害的。
有了王悦带人导引入府,虽然道路两侧仍然不断的有人作揖问好,倒是也没有再直接拥堵道路的了,就这么一行人径直来到了中外府直堂外。
原本的台府更名为中外府,可不仅仅只是名目的改变,人事结构和诸项章程也随之调整。
像之前台府尚书郎佐之类的官职正逐步裁汰,转换成为更具霸府特色的一系列官职,说的再直白一点,那就是大行台的权力变得更大,整个中外府都是围绕大行台一人运作,一些以前还需要进行商讨的事情如今大行台一言即可决之,省去了很多中间的程序环节。
把霸府运作改的更加独裁高效,把朝廷人事变得更加复杂臃肿,这是宇文泰近年来改革调整的一个基调。包括后来六官制的施行,也并不是以朝廷人事常规化运行为目的的。
虽然说在制度改革史上六官制的评价并不算高,但后来宇文护杀皇帝跟掐鸡崽儿一样轻松随意的表现,也证明了起码在霸府角度而言这一套玩意儿还是挺有用的。
皇帝很难通过正常的朝政处理和人事运作来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从而在政治层面来解决权臣,到最后权力实现转移靠的还是敲闷棍这样的街痞斗殴手段。
李泰脑海中还在思索着他所了解的霸府人事改革,迎面又有几人从直堂内走出来,为首一个居然是秦州总管宇文导。
眼见着宇文导阔步抱拳向他走来,李泰自也不敢怠慢,紧走两步向着宇文导抱拳笑语道:“章武公,久违了!”自从宇文导出任秦州刺史以来,李泰与之接触便有所减少。之后两人先后进位总管与大将军,时流舆论常常将他们摆在一起讨论,但实际上的交集却更少了。宇文泰似乎也避免他两人直接接触,即便是他们归朝述职、家宴款待的时候,也都很少安排两人见面。
“太原公、唉,我还是直称伯山吧,如此可以稍减我见拙于后进的羞惭。”
嘴上这么说着,宇文导脸上的笑容倒还很亲切和善。
跟其兄弟宇文护相比,宇文导给人的感觉少了几分精明,也少了几分阴鸷,更因大行台对这个侄子的欣赏倚重,使得其人内外都时誉颇著,人缘也不算差。
近年来虽然时论多拿两人比较长短,但就算一些人为宇文导功勋远不如李泰的人往往也要加上一句,若非章武公每每用兵之际都要作为关中留守,功勋必然也会更壮,绝不止于当下事迹。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好事者乱作臧否,事内群众谁又不知章武公的干练周全啊!”
李泰自然也不会因为时流舆论而对宇文导有所小觑,其人能从自家丈人手中接过陇右并且平平稳稳治理至今,可不仅仅只是因为是宇文泰的侄子这一缘故。而且就算是宇文泰的名头,过了陇关之后也并不如关内这么响亮。
同行迎出的除了宇文导之外,还有尉迟迥和其他几名霸府将领,因为大行台尚在堂内等候,几人略作见礼便又一同入堂。
李泰步入直堂的时候,宇文泰也正自缓步行来,彼此对望一眼,各自加快脚步,仿佛久别重逢、双向奔赴的情侣一般。
李泰方自俯身作拜,宇文泰一个箭步冲了上来,两手抱住了李泰的臂膀,口中哈哈大笑道:“思我爱将,如饥如渴!旧有传信虽言见字如晤,但字划墨迹怎如真人这般亲切可观?食无精粟良酪,使人消瘦,但东南重任除了伯山又有谁人能当?我绝非不能恤下之主,今日相见,只将伯山饲饮给足,不言他事!”
李泰被托着手臂作拜不下去,旋即又沉醉在这甜言蜜语之中,拧巴了好一会儿才趁宇文泰力道用老而深作一揖,同时口中回答道:“上恤下亲,主上国士以待臣,臣敢不以国士以报之?主上思臣如饥如渴,臣对主上又何尝不是思忆如狂?国中才流百类,臣不过中游偏上而已,岂敢狂言无能相代之人!唯此报效心热,为令我主恩威著于江汉,所以当事不让、有进无退!”
“好、好得很!伯山每有进言,总是让人这么心悦提神。有此良臣平定江汉,我无忧也!”
宇文泰又拉着李泰的手向着堂内众人笑语说道,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宇文泰说不把李泰饲喂满意了不谈其他的事情,但侯景这个魔头那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事,王僧辩这么上道的将其手足送来,言之国礼都不为过,当然要第一时间呈献给老大过目欣赏。
于是在宇文泰归位坐定之后,李泰便忙不迭启奏此事,并且请大行台着员出堂去将侯景手足取来堂中一观。那玩意儿多瘆得慌,他才不带在身上呢!
宇文泰听到这话后,顿时也是兴致大增,连忙招手让人速速取来。
等到装着侯景手足的木盒被取来呈在案前,宇文泰瞧了几眼后顿时便大笑起来:“虽然恨此顽贼未能死我手中,但今观此骨肉也是一快!传令,此日府内飨宴群众,让府中群众们也都将此贼骨传示一番。如此忘恩负义之徒,纵然猖獗一时,终究难免苍天弃之!”
讲到这话的时候,宇文泰心中也是愤懑不已。虽然说侯景这几年折腾下来对东魏、尤其是对南梁伤害最大,而西魏则得益于侯景的折腾而收益大增、国力渐壮。
可侯景这家伙旧年出尔反尔,也将宇文泰狠狠涮了一把,使他自觉得颜面大损,心内对于侯景自然乏甚好感。而且这二五仔算是把背叛演绎到了极致,对于任何一个团伙老大而言都是一个加强队伍思想建设的好素材。
得益于李泰在江汉之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江陵军府的震慑,西魏也总算分到了一份侯景的骸骨,这不拿出来恶心一把群众实在是有点浪费了,所以宇文泰当即便决定召集大家来管上一顿饭,好好批判一下侯景这个大坏蛋。
中外府在事群众少说也有几百人,宴会筹备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于是李泰便先在堂中跟大行台闲聊一会儿,主要是讲一讲他这段时间以来同江陵军府之间的互动,还有王僧辩等江陵人马平定侯景叛乱的过程。
“这个陈霸先又是何人?此名虽有偶闻,但却并不尽知其人其事,但听伯山所述南梁军事,此徒似乎是甚有胆略章法啊!”
宇文泰在听着李泰讲述的时候,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后世陈霸先虽然名气不低,但很多人也是只知其人而不知其事。具体到当下来说,陈霸先虽然交州平叛虽然打出了威风和名气,但在北朝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存在。毕竟北朝乃是镇兵天下,最不缺的便是精兵悍将威勇事迹,远在岭南的一个南朝将领即便听过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但有一说一,陈霸先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以及在平叛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格局,很明显的要强出了王僧辩许多。包括北朝这些镇兵们,本身就是团伙作案且不说,每一个能够做出一番成就的也都刮出了一张独属于自己的大奖彩票。但陈霸先真的是自己硬桥硬马、一手一脚干出来的辉煌事业,岭南猛人之称当之无愧。
李泰只是将陈霸先其人略作讲述,宇文泰便注意到了其人的不凡,再更细致的了解一番之后,便忍不住感叹道:“若此徒当真有伯山所言的风采,那可千万不要轻敌啊!来日南国初定,能与伯山你争势大江上下的或许就是此人!”
听到宇文泰这么说,李泰也不由得感叹老家伙看人还挺准,同时也连忙说道:“陈霸先此人才力当真不俗,只憾如今南面当势者嫉贤妒能,纵有良才也难善用。湘东自眇、鼠目寸光,岂如主上料望周全?臣虽凡铁,但得御于主上,亦不惧与龙泉交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北朝帝业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gksco/fiifqgq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 北齐帝业
- 一个政界新星因为一场意外,重生成为那个北齐历史上著名废柴高纬,此时天下三分,朝廷,外面还有一个北周虎视眈眈,地狱级别的难度,怎么破
- 言情小说拙眼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八十三章刁难
- 北朝汉月
- 为什么要写北魏,因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南朝承汉晋,北魏开隋唐。而按照西方史观,大汉与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我觉得,这样一个朝代,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孝文帝,无论从人格还是功绩,都远远超过后代的所有异族统治者,因为他解决了北方的民族冲突,开启了华夏隋唐盛世的先声
- 言情小说元祀全本
- 最新章:第一三一章:章山河摇荡(四)
- 北朝求生实录
- 惶惶南北朝,铁血后三国。离杨坚建立大隋还差二十多年,大唐更是看不到影子。穿越为北齐高官之子的高伯逸,猛然间发现自己既不能醉卧美人膝,亦不能醒掌天下权,甚至连混吃等死都做不到。摆在他面前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说:先活过今年再说?书友群:852402944,真爱粉丝群:625933662
- 其他小说携剑远行全本
- 最新章:关于新书和结局的一些说明
- 北朝南国
- 寒山之战后,南梁大半精锐战死,对外开拓无能,对内矛盾严重,继而侯景入梁,掀开了这三分天下的最后一幕绝响(系统文,主角抽取历史人物降临卡,在民不聊生的南梁末年苟发育、做大做强、一步步走到最高
- 历史军事江山至连载中
- 最新章:完结感言(发错卷了,补一下)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
- 言情小说大汉校尉全本
- 最新章:完本感想以及推新书
- 朝朝是你
- 听说南家从小丢失的大小姐接回来帝都了,满帝都的人都在等着看笑话,以为她只是一个乡下长大的废物。可后来发现并不是
- 言情小说冰可人1全本
- 最新章:宝子们,推荐一下我的新书
- 皇朝女帝史之明焕大帝
- 一代太女,惊艳绝伦,掌权如皇,红颜薄命,憾然离世;一座皇朝,分崩离析,覆灭不存,残留遗民,隐世百年;一家七口,幸福美满,天降横祸,连连遭灾,家破人亡;帝星现,预言始,太女还,隐族出,天地间,风云起,这天下,谁主沉浮?且看复仇之火,星星燎原,重生太女,剑指天下,掀起腥风血雨,成就一代女帝千秋帝王业!一
- 其他小说朝闻可馨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六章 预感坏,念头起
- 我真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 【不是洪荒流,不是洪荒流】神圣们高居天穹,俯瞰凡尘,统摄万物,镇压万族,分为仙、神、光、鬼、天龙、古雀…读书入魔,因为见多识广…炼丹入魔,因为发明火药…印字入魔,因为发明印刷术…有一日。印刷术问世。方鸿抚掌,轻声哼唱“雕版上勾勒历史轮廓,横竖间书写千古风云,撇捺里道尽岁月时光…你的死谏,我中天北极紫
- 玄幻魔法风消逝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十九章 世家
- 诸天从北帝开始
- 一朝复苏,转生为有大帝之姿的王腾自此争渡遮天,横行万界,踏足诸天,金色古战车轰鸣之下众仙俯首,四象真灵镇压寰宇。逆流完美,独尊当世,开辟未来,于诡异环伺间立道开路,掌三生,叩天门,尊道主。前两个世界为原创世界,遮天世界在第九十九章(略长,不抢不踩,走自己的路
- 其他小说我不会咕咕咕全本
- 最新章:新书上架,求首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