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宋帝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fkggg/cokikom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庆元年五月庚午(二十二),中书制赦,发布除授诏书。资政殿大学士、知天雄军李迪,拜为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本官为尚书左仆射,赐功臣号曰: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
于是,大宋结束了为期十一个月的政事堂独相历史。
李迪李复古,将回汴京!
虽然,他这次回京,其实也是走个过场。
这位真宗名臣、帝师,今年已经六十八岁,马上就要到六十九岁了。
而大宋有制度,文武大臣、官员,不分大小、高低,七十致仕。
在实际运行中,为了颜面也为了名声,几乎所有官员,都会选择在六十九岁生日这天乞去。
特别是重臣,尤其在乎这一点。
到了点,就主动致仕。
所以,李迪这次拜相,与其说是拜任,倒不如说是酬功。
荣誉性质大于权力。
一个六十八岁,眼看就要六十九岁的老臣,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什么精力再去处理高强度的政务了。
于是,消息灵通的甘昭吉,立刻将这个事情报告给赵昕。
赵昕此时正躺在竹椅上晒太阳,听完甘昭吉的报告,他立刻坐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历史已经改变了。
在他前世,李迪要到明年致仕以后,才会在其子的服侍下,从老家濮州入京。他根本就没有第三次拜相的经历。
如今,李迪却卡在他将要致仕前再次拜相,成为大宋立国以来,少数几位能够三次拜相的大臣。
“此事,申国公知道吗?”赵昕问道。
申国公吕夷简和李迪是死对头!
这两人的恩怨情仇,加起来都能被写一本百万字的小说了。
说起来,吕夷简似乎和所有当过他上司的人,全部闹翻了。
李迪、王曾、王随……
特别是王曾、李迪两人,和吕夷简形同水火。
传说,宝元元年,王曾突发疾病,一病不起,赵祯派遣使者去慰问,末了使者问王曾:“沂国公,您还有什么想问的事情吗?”
王曾就抓住使者的手,问道:“吕坦夫可拜相了?”
当他听说没有后,就含笑而逝。
当然,这只是八卦,具体有没有,无人知晓。
但吕夷简和李迪、王曾这些老臣矛盾重重,却是人所共知。
“据说李相公此番拜相,是申国公亲自写信给李相公,力促相公从魏州入京的……”甘昭吉低头说道。
赵昕立刻好奇了起来:“李相公肯看申国公的信?”
刘永年在旁边道:“国公,臣听说,替申国公送信的人是陈执中……”
“哦……”赵昕顿时释然。
陈执中是李迪的忘年交,当年真宗时,就是陈执中首倡立储,李迪随后跟进,才有了之后的资善堂议事制度。
有他出面送信,李迪就算再厌恶吕夷简,也不得不给这个老朋友几分薄面。
“陈执中不是在青州吗?”赵昕好奇起来:“他如何去魏州送信了?”
青州和魏州可夹着起码两千里呢!
“是二月的时候,陈执中回京述职,申国公特地登门请求的……”刘永年的消息很广,当即就解释了起来。
“哦……”赵昕点点头,然后道:“李相公乃是国家功臣、元老,又曾是阿耶的老师……”
“刘卿……”他坐起来,对刘永年吩咐道:“待相公回京日,卿以孤的名义,出城亲迎之,务必要谨慎、恭敬,执弟子晚辈之礼……”
“臣谨奉德音!”刘永年顿时高兴的在心里大声欢呼。
李迪李复古,那可是士林的标杆啊!
正直、清廉、忠诚、有德……
当代的文人士大夫,将其与真宗的帝师李沆,并称为‘二李’。
李沆是什么地位?
和韩王赵普相差无几的名臣!
能作为寿国公代表,去迎接一个这样的人回京,这是莫大的荣誉,也是莫大的正治资本!
………………
在李迪回京之前,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就先期抵京了。
吕公著抵京之日,整个汴京就都知道了。
因为,他的名声很大。
传说七八岁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嬉戏玩闹,就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废寝忘食的读书。
好多次,他读书太入迷,整天整天没有吃饭。
吕夷简发现后,就大加赞赏,推许为其最得意的儿子,并广泛的将吕公著介绍给他的门生故旧,意思很明显了这就是继承我衣钵的人,你们以后都要关照!
而吕公著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宝元元年的时候,他本来已经因为父荫而得官,可以不用去考进士,但他依然参加当年的科举,并一举得中。
中进士后,赵祯本来想授他馆职,予以优待,但他又拒绝了,跑回老家寿州读书不出。
所以,吕公著是大宋王朝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一回京,顿时就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市井百姓,自然是艳羡而好奇,但高层的大臣们,却都心知肚明,吕公著这个时候入京想要做什么?
吕公著回京后,当天就得到了召见。
很快,消息就从延和殿中传出。
赵祯拜吕公著为资善堂都监、知春坊左事。
虽然,吕公著表示‘臣德才浅薄,恐难担此大任!’,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只是走个过场,虚应一下故事。
最终,他肯定会接受这个任命。
当然,官职和差遣,都会降低一两个级别,以表示这位首相之子,真的不追求名利。
这是文人的老毛病了,拜任要推辞,罢官也要君王再三挽留。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装模作样,但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
赵昕得知此事后,立刻让甘昭吉去收拾春坊左殿,将那些空置和废弃了许久的殿堂、阁楼与官署都打扫一下,做好迎接大量文官入驻春坊的准备。
因为他知道,在吕公著身后,跟着他一起涌入春坊的文官士大夫,将数十上百计。
“刘卿……”支走甘昭吉后,赵昕就对刘永年招手,将他叫到身边,低声命令:“自今日开始,春坊内外警卫事宜,当以五班倒,卿的指挥,以都为单位,每隔两个时辰换班一次……”
“尤其是孤的寝殿附近,要随时随地,有四十名全副武装,精干敢战的殿直待命!”
刘永年闻言,低着头道:“臣知道了……”
“此事,不要叫人知晓……”赵昕看着他:“务必要令外人不知其中安排……”
刘永年点点头,就要转身去安排,却被赵昕叫住:“卿将孤的意思,转达给上下卫士,就说,从今日开始,轮班卫直之士,孤将特别发放轮班钱,每旬一贯钱一匹布……”
刘永年听着,于是恭身道:“国公仁德,臣会将国公的恩典,晓瑜给每一个将士!”
他清楚,有了国公的这个补充,他麾下的将士们,将充满斗志。
别说五班倒了,就是两班倒,也毫无怨言。
禁军从来都是这样钱到位,什么事情都好说,什么事情都好办。
这是五代以来的传统了。
赵昕却是看着刘永年远去的身影,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心中想道:“可惜,大宋缺少能给禁军灌心灵鸡汤的大臣啊……”
“说不得,朕未来也不得不学学贾布斯什么,给禁军灌输点‘狼性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了……”
对统治者来说,怎么能老是要钱呢?
怎么可以这样现实呢?
你看后世的码农们多乖!
上学985,上班996,劝退035,离职251,维权404。
那多好啊!
说到底,还是鸡汤没喝够,不懂什么叫努力奋斗,何为狼性团队!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宋帝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fkggg/cokikomi.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十字军追逐着圣战的辉煌;萨拉丁要守卫真主正义的荣光;灿烂了五百年的阿拉伯帝国尚在苟延残喘;恐怖的恶魔则已在大陆东侧的北方草原上开始酝酿;而不同于西方,东方文明在此时正发出历史上最璀璨的光芒。我们的主角越过千年的障碍,在时光的长河中逆流而上,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和迷茫之后,他不禁在想:他能
- 言情小说cuslaa全本
- 最新章:第三十一章 征服
- 我的大宋新帝国
- 三世为人,二世为帝。内圣外王,振兴华夏。内斗不会太多,政治改革,攀登科技树,在历史的拐点推动一把,幻想一个不同的世界,幻想另一个可能。PS:夫妻穿越,双穿。又PS:欢迎入裙:9683,8976
- 其他小说摇摇-欲坠全本
- 最新章:第十章 南进
-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 靖康之祸,宋金之战,中原战火燃烧。赵家皇室全部被俘,信王赵榛苏醒而来,灵魂却是千年后的特种兵赵榛。苏醒的特种兵成为信王赵榛,他在被俘中逃脱,要报仇!要抗金!要恢复河山!他有求饶逃跑为当皇帝不择手段的高宗赵构挟制!有无数凶猛金军的阻杀围剿!信王赵榛是在
- 言情小说小城山人全本
- 最新章:656今生前世
- 大宋王朝之乾坤逆转
- 言情小说谣言惑众全本
- 最新章:第二十六章 其兴也勃严亡也乎焉
- 大宋王侯
- 一块奇异玉佩,得以梦回北宋初期,鲜血浸染了边关,杀戮遍及南北,华夏江山四分五裂,异族的铁蹄占去了半壁江山,此恨何及 此憾何结?我的故事只有金戈铁马的热血豪情,江湖厮杀的精彩绝伦,官场争斗的惊心动魄,儿女情长的荡气回肠
- 现代都市九孔全本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大宋燕王
- “还顺利吗“出了点差错,晚了三十年。那东西太敏感了,手一滑,时间就错了“三十年?北宋、辽国都灭亡了。怎么补救“补不了,引导系统觉醒的人物他见不到了,只有一个通用系统,但也要见到皇帝才行“什么都没有,他怎么完成任务?你亲自去一趟,帮他觉醒“我过去会死的!他在那边很好,他会完成任务的,放心吧!不聊了,我
- 其他小说战国萧烟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4章 白日飞升
- 大宋贤王
- 真正的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道是个死,也要亮剑。且看四面危机的大宋如何在杨凡的帮助下拔出利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其他小说破剑式全本
- 最新章:481章:我若回家时,灯火阑珊处(大结局
- 大宋海贼王
- 靖康耻对于我大汉来说是仅次于五胡的耻辱,且看李昕如何拯救我汉民族于危亡之中。第一次写作,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书友QQ群854074622,欢迎大家来讨论指正
- 其他小说坦克刚大木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飞天
- 新宋之咏春皇帝
- 冠冕堂皇版简介咏春门高手林郁莫名其妙就回到了一个与原历史截然不同的新宋时代,成为一个贫穷体弱的小小少年,秦阳。为了守护好身边重要的人,他凭借着咏春门武学,在乱世中奋然而起,斗智勇、比诗词、平叛乱、抗金兵、夺宝藏、平江南、争天下岳飞,高宠,杨再兴,余化龙,狄青!名将如云!欧阳修,包黑炭,公孙策,吕夷简
- 言情小说林家少侠全本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一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