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操刺董,孟德倡义

小说:汉末之天下  作者:几回春秋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汉末之天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skqq/cgofqkg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董卓丝毫不知天下因他的介入,变得更为混乱。
    他也由当初的雄心勃勃,沉醉于洛阳的纸醉金迷。自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就连李儒也对他没有办法。李儒知晓董卓的心性,不敢去劝。
    十二月。董卓新一轮的更换三公。
    以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曹操在这时,拜董卓为恩相,假意讨好董卓。
    由于曹操口齿灵活,经常用花言巧语恭维董卓。
    被董卓器重,几乎三日一赏。
    这一日,王允假借寿宴,宴请忠臣。
    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
    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
    “司徒贵诞,何故发悲?”众人不解的问道。
    “今日并非诞辰,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王允声泪俱下,越说,哭的越厉害。
    于是,众人皆哭。
    堂屋之中哀声片片。
    “满堂大丈夫,尽显儿女态。”
    唯有曹操一人,抚掌大笑。
    “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吾等?”
    王允以为曹操在笑自己,指着他怒道。
    “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曹操面容变得正色,立地有声的说道。
    “孟德有何高见?”
    王允面色惊,请曹操至后堂。
    “近日吾屈身以事董卓,实欲乘机图之。今董卓颇信吾,吾因得时近董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把,削铁如泥,吾愿拿宝刀入相府刺杀董卓,虽死不恨!”
    “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王允遂亲自酌酒奉操。取宝刀与曹操。
    次日,曹操藏七星宝刀于怀中,来到相府。
    “丞相何在?”
    相府护卫重重,曹操对将领问道。
    “原来是曹校尉,请,丞相在小阁之中。”
    西凉将领一看是曹操,连忙笑着将其请入府中。
    小阁之中,董卓坐于榻上,吕布立于左右。
    “孟德为何来迟?”
    看着曹操,董卓向其问道。
    此时的董卓比刚来洛阳之时,胖了许多。
    以前是粗壮,现在全身肥胖。
    “马匹瘦弱,脚力不耐,故来晚。”
    曹操向董卓施礼,然后回道。
    “吾西凉军中,良马甚多。奉先去挑选一匹与孟德。”
    董卓向吕布令道。
    “诺!”
    吕布注视了曹操一眼,领命而出。
    见吕布走,曹操大喜,暗道:合该此贼死啊!
    但是曹操知道董卓勇猛,力气大,没有轻举妄动,准备一下将其刺死。
    董卓身体肥胖,坐了一会,便感觉身体困乏。就欲躺下。
    “恩相,慢点,慢点!”
    曹操连忙上前扶着董卓,一副非常孝顺懂事的模样。
    董卓坐到榻上之后,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此贼当休啊!”
    曹操眼神一眯,从怀中掏出七星宝刀,右手持刀,就要刺下。
    但是,董卓面前有面铜镜,他从铜镜之中微微看到一点刀光。
    “孟德拿刀干嘛!”
    董卓急忙回身问曹操。
    曹操斜眼一看,见吕布已经牵马至阁外。知道自己错过时机,心中大慌。
    面对董卓的质问,面对吕布的到来。
    曹操灵机一动,双手托刀,跪在地上,平复自己的心情,使自己不慌张,道:“吾意外获得宝刀一柄,知恩相喜爱此种物,特来献给恩相。”
    此时吕布已经进入阁楼,董卓接过七星宝刀,目光扫视。
    见刀刃上镶嵌七颗宝珠,刀柄为金柄,虽只有尺余长,但华丽无比。
    “果然宝刀啊!孟德有心了。”
    董卓没有察觉到异常,收下宝刀。他见吕布入室,说道:“奉先,引孟德去看马。”
    出阁之后,曹操对吕布说道:“真是好马啊!吾愿一试。”
    吕布盯着曹操,不语。
    曹操不管吕布,牵马出相府,此时他额头已经布满冷汗。
    待出相府之后,曹操如释重负,一挥马鞭,扬长向东南方向而去。
    ……
    “禀义父,适才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撞见,故改为献刀。”
    见曹操出府之后,吕布快步入小阁,向董卓禀告道。
    “吾亦疑之。”
    董卓拿着七星宝刀,听吕布一说,面有疑虑。
    就在这时,李儒挎剑入小阁之中。
    董卓将这件事情告诉李儒,李儒听后,抚须推算。
    “曹操于妻儿在京,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曹操无疑而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来。”
    李儒向董卓言道。
    “来人,将曹操传来。”
    董卓点头,即差麾下兵马去传曹操。
    去了良久,麾下回来禀告董卓:“曹操不曾回住宅,已经出了洛阳东门。”
    “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
    李儒拍掌说道。
    “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画其肖像,州郡通缉,捉其归洛阳者,赏千金,封列侯!”
    董卓气急败坏,准备将曹操捉回五马分尸。
    ……
    一场刺杀董卓的行动,尽显曹操有勇有谋。
    曹操逃到中牟县时,被人识破。
    中牟令乃是陈宫,佩服曹操的胆识,并没有将曹操押解回京。而是与曹操一起出中牟,去陈留,举义兵。
    至成皋时,投宿于曹操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乃是曹嵩朋友,当年在山东为官时。为还是游侠的曹操举了孝廉,可以说对曹操有恩。
    住入吕家之后,曹操疑心。
    吕伯奢去镇上买酒,曹操以为吕伯奢去报官。
    吕伯奢儿子磨刀杀猪。曹操以为要杀自己和陈宫。
    遂提剑杀死吕伯奢一家老小八口。
    事后,看见被绑住的肥猪,才知误杀了好人。
    曹操与陈宫逃不至两里,就遇见吕伯奢。
    曹操将错就错,将吕伯奢斩于驴下。
    “适才误会,今何为也?”
    陈宫向曹操怒道。
    “吕伯奢回于家中,见全家被杀,必回率人来追。若不杀之,吾等危矣。”
    曹操回道。
    “知而杀之,汝真是一个不义之人。”
    陈宫向曹操骂道。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一句话,证明了曹操的枭雄姿态。
    陈宫默然,不过他已不屑与曹操为伍,两人分道扬镳。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这是曹操在逃亡之路的起伏跌宕。
    数日后,曹操到达陈留,其父曹嵩正在陈留居住。
    在曹嵩的支持下,曹操散尽家财,举起义旗,首倡义兵号召天下群雄讨伐董卓……
    陈留豪强卫弘派遣食客入曹操军伍之中,拿出家财资助曹操打造武器、盔甲。
    曹操联系东郡太守桥瑁,传檄文驰于各州各郡。
    无数山东义旗高高举起,天下响应。就连董卓派出去的刺使、太守都打起“诛杀董卓”的旗帜。
    董卓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已经失尽了人望。
    更多的山东豪杰想借助此次讨伐董卓,提升自己在天下的名望。
    曹操刺杀董卓,虽失败,但赢得了大仁大义之名声,使他声名于天下。
    “忠义”之旗帜一举,短短几日,应募之士,如云并集。
    阳平卫国有一人,叫乐进。
    山阳有一人,叫李典。
    沛国谯县,夏侯渊、夏侯兄弟二兄弟,引兵马千人来投靠他们族兄曹操。
    曹操同族,曹洪、曹仁也引兵马来响应。
    这些将领,组成了曹操的班底。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汉末之天下 https://www.qiuxiaoshuo.cc/read/cskqq/cgofqkgq.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